疫情当前,
没有人是旁观者,
人人都是抗疫行动人。
“我虽然不能治病救人,但我要尽我所能贡献一份力量,为一线医护人员保障优质的信息服务”。在协和援沪医疗队里,有这样的一个人,他默默地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工作,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留下了许多背影。
“收到,马上落实,保证按时完成任务!”是郑峰最经常说的话,无论什么请求,他都能毫不迟疑地回答。
在世博方舱,如何查询患者的历次核酸结果?如何判定这位患者今天是否需要核酸检测?如何根据患者的核酸结果来判定明天是否可以出院?这是他来到上海遇到的第一个难题。他以最快的速度提取一线医护人员的需求、与第三方技术人员制定合理、快速的方案。一气呵成地建立了一张可以实时更新,实时筛选的数据表,很好的解决了以上痛点。
在上海城市足迹馆亚定点医院,前期人员严重不足,收治患者的工作又迫在眉睫。为不耽误收治患者工作,他多次走进红区,安装硬件设备、调试系统接口。口罩和防护服将他闷得大汗淋漓,眼罩里也全是雾气。但他全然不顾,急而不乱地接线、排线,有条不紊地完成工作。每次进红区,他都从早上9点一直忙到晚上。现在,红区的电脑从2台变成了16台,ICU的电脑系统也建好了。
同样,在他的努力下,绿区工作区域可使用的电脑台数,从0增加到12台。讲到这里,郑峰微微一笑,说“这些电脑来之不易,好在没有耽误大家工作。”
我们问他,进红区是什么感受?他说了四个字:胆大心细!
胆大:组织需要你的时候,不用怕,该进就得进。
心细:工作的时候、脱穿防护服的时候需要心细。
细心做好防护的同时大胆迎战,一直是协和援沪人在坚持的理念。
“疫”行人,一条心。